比特币新闻

为实现扩展性,可以放弃区块链

作者: 币安app官方 日期:2024-07-26 12:17

降低波动性是加密货币变成金钱的前提条件,扩展性(Scalability)则是区块链服务在人们生活中扎根的最重要元素。“扩展性”在字典中的意义是:可以灵活适应用户数量增加。有的人以为,只需要增加每秒事务处理量(TPS),就可以解决扩展性问题。事实上,TPS只是扩展性的一个部分。改进治理(governance)和服务方式的正向变化也属于扩展性的范畴。也就是说,扩展性泛指一切能够让用户轻松享受区块链服务,而又不用意识到正在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要素。

进入2017年之后,用户数量激增,扩展性成了区块链业界关注的问题。当时最热的区块链服务项目是以太坊,随着用户数量增加,以太坊服务开始出现问题。具体的例子有2017年末造成以太坊网络瘫痪的区块链养猫游戏“云吸猫(CryptoKitties)”。为解决扩展性问题,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推出了Plasma技术和分片(Sharding)技术。但提高扩展性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实现。于是,其他区块链平台项目也纷纷向这一问题发起挑战。其中就有布特林的对手—丹·拉里默(Dan Larimer)设计的EOS。

为实现扩展性而牺牲去中心化

拉里默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比特股(BitShares)”的创始人,也是区块链社交平台“Steemit”的共同创始人。EOS是他设计的第三个项目,旨在解决以太坊面对的扩展性问题。不过,拉里默为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而牺牲了去中心化架构。他通过大幅减少节点数量来提高TPS,并使用委托权益证明(DpoS)的共识机制提高治理效率。EOS面世的时机恰逢人们因为扩展性问题对以太坊网络产生质疑的时候,于是,对以太坊感到失望的用户开始把希望寄托于EOS。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EOS发布后,很快就暴露出了各种问题。虽然减少节点数量和改变共识机制把项目的TPS提高到以太坊无法比拟的速度,但项目的治理却出现了问题。中国交易所掌握了EOS的主要节点(BP,Block Producer,区块生成者),在很多问题上做出了符合自己口味的选择。拿现实社会来打比方的话,EOS使用的DPoS共识机制相当于一种代议民主,因此在EOS的治理上,也暴露了很多代议民主的缺点。为端正EOS治理框架而制定的“EOS宪法”也出现了投票率远低于最低标准的结果,最后甚至在过半数BP的操作下,强行通过宣布宪法无效的方案。

随着EOS开发公司“Block.one”的介入,EOS面临的问题在最近似乎正陆续得到解决。但EOS的治理崩溃令业界认识到,需要对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进行一番根本性探讨。

不一定非要是公链

在以太坊和EOS的对战之外,加密货币市场本身进入了黑暗时期。只用一份白皮书就可以吸引数百亿韩元资金的“春天”过去了,更加现实的解决方案构成了市场的主流。筹资方式从“先筹资后提供服务”的ICO(首次币发行)变成了“先提供服务后筹资”的“反向ICO”。治理模式也开始从公共(Public)区块链向私有(Private)区块链转变。尤其是对企业单位的区块链来说,私链成了更受欢迎的选择。同时使用公链和私链的混合型企业区块链Argo就是这时候出现的典型区块链项目。企业通过发布各自的主网,创建自主区块链平台,成了市场的一大潮流。

进入2019年,企业区块链(Enterprise Blockchain)的规模进一步扩大。Telegram的加密货币项目TON从2018年开始引发讨论,直到2019年10月31日才真正发布主网。国际大企业也纷纷利用自有设施发布区块链项目,Facebook在2019年6月公开加密货币项目Libra,计划在2020年正式发布。

在韩国国内,Kakao区块链子公司GroundX推出的加密货币项目Klaytn是企业区块链的领头羊。Klaytn在2019年6月正式公开主网,7月公开9个合作的Bapp(区块链应用),治理模式采取与追求分散式治理模式的公共区块链不同的“部分分散式”治理方式。Klaytn希望通过这一设计,既能保证项目拥有公共区块链的透明性,又能实现私有区块链的处理速度和效率。从大框架来看,这种方式类似于最初的企业区块链采用的混合型区块链模式。

现在,GroundX与三星电子合作推出限量版“Klaytn智能手机”(Galaxy Note10),加大了宣传推广力度。GroundX总裁韩载善(音)在2019年9月4日举行的Upbit开发者大会(UDC)上宣布,“将在年内通过KakaoTalk推出用来管理个人数字资产的钱包Klip”,“并将在2020年推出区块链云服务,2021年推出综合区块链服务,不断研发支持数字资产化的区块链技术”。


加密货币是什么东西?只需要区块链!

大家是否还记得2018年初金振和(音)、柳时敏、郑载胜(音)、韩浩贤(音)等人以专家团身份参加的JTBC加密货币讨论会。当时柳时敏作家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区块链技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使用加密货币。

不少企业也在按照与柳时敏作家相同的逻辑筹备相关的区块链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IBM。IBM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使用Linux基金会创办的私有区块链开源平台“Hyperledger Fabric”。据说IBM从2014年起就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现在正大力发展基于区块链的物流追踪和身份验证等技术。

IBM的区块链项目与公共区块链项目的最大差别在于,它的项目中没有加密货币。除此之外,SK电讯等韩国国内外多家大企业也在研究没有加密货币的区块链。分析认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加密货币带来的法律问题和投机问题。

区块链没有必要?重点是分布式记账!

相反,也有的项目追求在不使用区块链的情况下,只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来搭建平台。比如在UDC2019上亮相的“Hedera Hashgraph”,就是一个不使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平台。该项目不使用PoW、PoS或者DPoS等区块链普遍使用的证明方式,而是使用Hashgraph协议机制,通过39个成员公司进行行政管理实现平台治理。目前该平台的成员公司包括IBM、波音、野村控股等。

Hedera Hashgraph项目使用名为“Gossip协议”的“有向无环图(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概念,旨在克服区块链的三元悖论(指区块链无法同时满足扩展性、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三大要素的局限性)。该项目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莱蒙·贝尔德(Leemon Baird)在UDC2019专家分论坛的演讲中表示,“我们的项目(Hedera Hashgraph)通过共识服务,可以同时满足性能、可靠度、公平性和隐私等各种要素”。

他表示,将数据分片重复储存的分片技术虽然可以提高账本的性能、可靠度和公平性,但却不利于保护隐私;侧链技术虽然能够提高性能和公平性,但在可靠度和隐私保护上也存在欠缺。因此,我们需要Hashgraph共识算法。


核心在于“贴近用户”

旨在解决扩展性问题的各种项目加深了业界对现实的认识。业界曾围绕TPS展开讨论,但集中攻略这一问题的项目却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问题上表现出了缺陷,导致区块链的“三元悖论”成为业界的一大难题。

即便如此,新项目的出现仍有着重要意义。EOS最近进行硬分叉,致力于重建崩溃的治理系统。长期掌握BP的中国交易所作用逐渐弱化,也是EOS的一个好消息。在企业区块链领域,比起技术成果,相关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也是一个积极信号。就拿Facebook的Libra来说,虽然项目的技术并无特别之处,但Facebook集团的用户数量多达24亿人,加入Libra联盟的合作公司也达到100家之多。Libra的治理方式也不算新颖,打算初期先使用私有链,等到一定时候,再逐渐转变为公共链,与其他项目并无大的区别。之所以能够受到瞩目,只因为它是“Facebook推动的治理系统”。韩国的Klaytn之所以备受关注,也是出自同样的原因。

目前行业内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业界需要认清扩展性的本质。直到现在,谈起扩展性,业界的关注点还仅仅集中在TPS上。仅从TPS来看,已经有区块链项目的TPS超过VISA(约3500tps)和万事达卡(约2000tps)。但这些项目在提高TPS的同时,丧失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同样,也有看法认为,Hedera Hashgraph的Gossip协议也很难维持偏重TPS的运营系统。Gossip协议是通过一个节点随机选择周围几个节点散播消息的一种算法,由于这种传播方式类似“病毒式传播”,因此又叫做“传染病协议”,传播速度快是它的最大优点。

问题在于,Hashgraph等DAG系统在处理一笔交易时,需要使用两笔交易进行验证。也就是说,要想确定一笔交易,至少需要两笔交易才能对其进行有效验证。这意味着,如果实际交易量不多,而需要验证的交易量过多时,DAG系统就会无法顺利运转。

Hedera Hashgraph计划对验证交易取中间值以解决DAG的问题。但中间值会破坏系统的完整性。这样的话,系统可能会在TPS之外的其他方面出现崩溃,最终还是无法保证项目的扩展性。现在业界需要的不是为增加扩展性而推出扩展性项目,而是从提高贴近用户的层面出发,增加项目扩展度。